这条陌生人的留言被删让我感到:去他的吧,不要再犹豫了,就这样。让我带着愿意跟我赛博出走的人一起,搬到另一个地方去。
这两年在荷兰,因为想要硬生生创造一个新的人生阶段,学语言和停止写作,是我主动与过去的自己做的一个切割。原因一点不复杂,甚至没什么值得说的。但,在这个阴沉的午后,读到那个陌生人的话,看到你重新装修的写作房间,只想说,谢谢你。母语里面那些挥之不去的愤怒,映照着你的某种固执,持续地,在产生能量。
我也很喜欢这个概念啊,重新装修的写作房间。也是终于找到一种方式,可以在一片相对安宁的地方,既是自己的安全空间,来到这里的人,比如你或其他留言的朋友,都是一起喝一杯咖啡,闲聊一段,晒晒欧洲稀薄的太阳的人。我想在任何行动以前,我们都需要去建造一个共同的空间,去疗愈、康复、找到伙伴。谢谢你能感受到我母语里的愤怒,我的固执,和一些断断续续的,宇宙电波般,微弱传递的能量。
谢谢思聪兄,真是受宠若惊了哈哈。一条留言而已,相较于过去很多次被你文章所激励,显得过于微不足道了。btw我2015年上大学就关注你啦,没记错的话罗曼罗兰出自于2016年于渊的第一封回信,现在提起这些真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。刚刚又看到你被封的公众号,想起我大学毕业前夕因同样缘由无法再使用的旧微信,倒也难怪后台看到的关注时间是2019了~from同在泅水的屹
原来是这样,我也想起来那篇文章了。在这里跟你分享一个小小的回忆。我最开始给自己起名为「沈于渊」,是因为读中学时喜欢庄子的《大宗师》那一章,如果我没记错的话。「梦为鸟而历乎天,梦为鱼而沉于渊。」沉通假字就是沈,我干脆给自己起名「沈于渊」。这个名字是我的,也是我生造出来的一个替代我的人。一个沉在深渊的人的形象。因为我写公众号,有关部门会看,会找我,大部分时候不是喝茶,而是审问。工作的公司领导也会看,我于是让那个人成为我,帮我对抗这些。于是那个公众号,结果大部分文章都成了一个叫「于渊」的人写的了。
你的书袋气和真挚倾诉如这仨孩子一样,看了让我动容。大流行的伤害我们都找不到瞄准镜和敌人,于是反过来自我批评。尽管我是diáspora 里面的非写作者但是整理50年出生后父母遇上的时代(38~49)我自己的时代(66~06)还是变得无比重要‼️
好久不见~在国内每次换手机都要重新折腾好久才能恢复和世界的联系,这种麻烦从最开始的每年两度,到如今变成每次如此,看到你在墙内的社交媒体都断断续续重复更新还挺意外,原来都是想递一条消息进来。上次激起类似的行动力,也是看到一位在墙内所有痕迹都被抹去的老友发来消息,当下感受的确是那句「灯下故人,万里归来对影」,直到如今我也不忍问ta具体经历过什么。线下重逢时另一位朋友冲上去抱了抱,只轻轻说了句在里面没受委屈吧。
一不小心写多了,可能这几年翻出来也多是刷刷图片看看视频,遥远关心下同学朋友的近况,很少提及自身。大概原因是自觉一事无成,也不算有什么波折,再把目光或文字集中在自己身上似乎不太合适。抱歉借你的地方发了这么多个人感慨,但打完字有种短暂浮出水面的畅快,感谢你的文字让我想起这些。听回国的朋友零碎提起过你的近况,据说欧陆的朋友经常在德国聚会,很开心离散的朋友能在更开阔的地方重逢,祝你们来日少遇风雨。
谢谢你的分享,也谢谢这句「灯下故人,万里归来对影」,希望你能够常来留言,常来浮出水面,我是你的读者,这里的其他朋友也是。另外,我不想「一事无成」或「有所成就」成为我们对谈的基础或价值观,无论这样的评价来自于自己还是他人。来到这个新房间,我们就分享我们挣扎的、伤感的、愤怒的、疗愈的故事。也祝福你!以及,如果不介意的话,我可以将你的留言和我们的对话,化作一期新闻信,推送给这里的朋友吗?
好的👌
看到sicong前几天在豆瓣上标注yiyun li的书,想要推荐一篇她2016年写给纽约客的文章叫作To Speak is to Blunder,附上链接 https://www.newyorker.com/magazine/2017/01/02/to-speak-is-to-blunder
谢谢你Rema,是的,我想好好学习一下她的写作。我这就保存下来,找时间读。
这两年在荷兰,因为想要硬生生创造一个新的人生阶段,学语言和停止写作,是我主动与过去的自己做的一个切割。原因一点不复杂,甚至没什么值得说的。但,在这个阴沉的午后,读到那个陌生人的话,看到你重新装修的写作房间,只想说,谢谢你。母语里面那些挥之不去的愤怒,映照着你的某种固执,持续地,在产生能量。
我也很喜欢这个概念啊,重新装修的写作房间。也是终于找到一种方式,可以在一片相对安宁的地方,既是自己的安全空间,来到这里的人,比如你或其他留言的朋友,都是一起喝一杯咖啡,闲聊一段,晒晒欧洲稀薄的太阳的人。我想在任何行动以前,我们都需要去建造一个共同的空间,去疗愈、康复、找到伙伴。谢谢你能感受到我母语里的愤怒,我的固执,和一些断断续续的,宇宙电波般,微弱传递的能量。
谢谢思聪兄,真是受宠若惊了哈哈。一条留言而已,相较于过去很多次被你文章所激励,显得过于微不足道了。btw我2015年上大学就关注你啦,没记错的话罗曼罗兰出自于2016年于渊的第一封回信,现在提起这些真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。刚刚又看到你被封的公众号,想起我大学毕业前夕因同样缘由无法再使用的旧微信,倒也难怪后台看到的关注时间是2019了~from同在泅水的屹
原来是这样,我也想起来那篇文章了。在这里跟你分享一个小小的回忆。我最开始给自己起名为「沈于渊」,是因为读中学时喜欢庄子的《大宗师》那一章,如果我没记错的话。「梦为鸟而历乎天,梦为鱼而沉于渊。」沉通假字就是沈,我干脆给自己起名「沈于渊」。这个名字是我的,也是我生造出来的一个替代我的人。一个沉在深渊的人的形象。因为我写公众号,有关部门会看,会找我,大部分时候不是喝茶,而是审问。工作的公司领导也会看,我于是让那个人成为我,帮我对抗这些。于是那个公众号,结果大部分文章都成了一个叫「于渊」的人写的了。
你的书袋气和真挚倾诉如这仨孩子一样,看了让我动容。大流行的伤害我们都找不到瞄准镜和敌人,于是反过来自我批评。尽管我是diáspora 里面的非写作者但是整理50年出生后父母遇上的时代(38~49)我自己的时代(66~06)还是变得无比重要‼️
好久不见~在国内每次换手机都要重新折腾好久才能恢复和世界的联系,这种麻烦从最开始的每年两度,到如今变成每次如此,看到你在墙内的社交媒体都断断续续重复更新还挺意外,原来都是想递一条消息进来。上次激起类似的行动力,也是看到一位在墙内所有痕迹都被抹去的老友发来消息,当下感受的确是那句「灯下故人,万里归来对影」,直到如今我也不忍问ta具体经历过什么。线下重逢时另一位朋友冲上去抱了抱,只轻轻说了句在里面没受委屈吧。
一不小心写多了,可能这几年翻出来也多是刷刷图片看看视频,遥远关心下同学朋友的近况,很少提及自身。大概原因是自觉一事无成,也不算有什么波折,再把目光或文字集中在自己身上似乎不太合适。抱歉借你的地方发了这么多个人感慨,但打完字有种短暂浮出水面的畅快,感谢你的文字让我想起这些。听回国的朋友零碎提起过你的近况,据说欧陆的朋友经常在德国聚会,很开心离散的朋友能在更开阔的地方重逢,祝你们来日少遇风雨。
谢谢你的分享,也谢谢这句「灯下故人,万里归来对影」,希望你能够常来留言,常来浮出水面,我是你的读者,这里的其他朋友也是。另外,我不想「一事无成」或「有所成就」成为我们对谈的基础或价值观,无论这样的评价来自于自己还是他人。来到这个新房间,我们就分享我们挣扎的、伤感的、愤怒的、疗愈的故事。也祝福你!以及,如果不介意的话,我可以将你的留言和我们的对话,化作一期新闻信,推送给这里的朋友吗?
好的👌
看到sicong前几天在豆瓣上标注yiyun li的书,想要推荐一篇她2016年写给纽约客的文章叫作To Speak is to Blunder,附上链接 https://www.newyorker.com/magazine/2017/01/02/to-speak-is-to-blunder
谢谢你Rema,是的,我想好好学习一下她的写作。我这就保存下来,找时间读。